说到文物,就不得不说起文物保护了。文物修复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只为做好一件事,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用巧夺天工的精绝技艺令残破朽坏的文物重展新颜;他们是守护者,以匠人的方正之品,守住了文物的精髓灵魂,传承着中华文明之底蕴。大家常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来形容文物保护工作,殊不知,“利”也在当代。文化遗产是文明的载体,维系着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珍贵历史文物并非独属于我们这一代,它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人,文化遗产依法受到保护毋庸置疑。对于事关全局利益与长远发展的文物保护,切忌利欲熏心、目光短浅。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博物馆也在不断对自身定位和功能重新思考,曾经它们根植于五千年的风雨飘摇与辉光荣耀,是承载先人思想的载体,无一不表达着华夏儿女的情怀,如今它们在精神内核不变的前提下,纷纷探寻新出路,为自己注入新时代的活力源泉。种类繁多的博物馆更是体现了多元一体,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的文明发展大格局。
“文化遗产的背后,承载着历史的发展脉络,承载着文化自信,彰显着文明的无限魅力。”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所凝结的历久弥新的民族精神,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也渗透于精神领域,乃至风俗习惯、衣食住行、器用物具之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山西考察时曾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调研历史文化传承与交流工作,事实上,在各地的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十分重视。如果缺乏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就缺少了繁荣兴盛的文化,更难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我们要从历史文化遗产中感受和增强文化自信,博采众家之长,既不做历史虚无主义,也不做文化虚无主义,把从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蓬勃动力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