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旅游:非真武不足当之,武当特色旅游文化

.

武当山是世界道教圣地,是十堰响铛铛的城市名片,可是关于它的来由,众说纷纭,不一而足,但是,下面这个说法有根有秧,“史”出有名。你不能不信!

武当山宋代以前有关记载武当山的文献不多见,最早所见有《后汉书》,书中载:朱穆隐居于武当山。《汉书。地理志》:武当县因山得名。

那么,武当山名是怎样来的呢?说法有多种:一种说法认为与战争有关。清朝人王概在《大岳太和山纪略》中提出,武当山从地理位置上看,在春秋战国时是楚、秦、韩三国交界处;从战略位置上看,这里山高壑深,地势险要,又兼交通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武当山名的由来,与历史上兵家以武当山为屏障抵挡外力有关。据初步统计,春秋战国时,在武当山一带发生的战事或与战事有关的事件有二十多起。武当者,武力阻挡也。上古时,有“当”字而无“挡”字,那时的“挡”字的意义由“当”字表示。以事名山,故为武当山。

另有说法认为与真武神有关。道家认为,武当山为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地。真武,本名玄武,乃二十八宿中北方七宿之总名。其形象为龟蛇合体,与青龙、白虎、朱雀等分别为四方护卫神之一。我国古代还把北方的真武当成水神,而把南方的太和山(即武当山)当作真武的大本营。北宋皇帝自称是以“火德之盛兆”得天下,古人相信“水在火上,天下济济”,因此北宋皇室对水神“真武”推崇备至。宋真宗年间,为避圣祖赵玄朗的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并册封其为“真武帝君”。

由于宋元明三朝皆视“真武”为王朝的保护神,真武神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镇守北方,威武男猛,法力无边的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关于真武大帝的身世,道书中说:昔大罗境上无欲天宫,净乐国王善胜皇后,梦而吞日,乃觉怀孕。经十四个月,于开皇元年甲辰之岁三月三日午时,生下一个小王子。王子长大后,舍家辞父母,入武当山修道,四十二年功成果满,白日升天。玉皇有诏,封为太玄,镇于北方,遂成真武大帝。北宋皇帝十分尊崇真武修炼成仙的太和山,并将山名改为武当山。《太和山志》日:“非真武不足当之”,其意为只有真武才当得起这座仙山。

还有从文字学上的考证:认为与古地名的字音相近或假借有关。王家佑认为,武当与古地名巫山、丹水有关,“武当”音近“巫丹”,因此其与巫山、丹水等古地名有着某些关联。

说法虽然不一致,但“非真武不足当之”!是有确切记载的。

如果你认为还有其他不同的说法,不妨留言一起讨论。

© 版权声明:凯玄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只供参考。 本站资源禁止并谢绝未经本站许可的使用,如若欲转载,请署名以及注明出处,请务必以文字链接的形式标明或保留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的信息。 本站(原创)文章、资源、图片等所有内容,一经转载,即表示您已经接受上述声明!需自行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与转载、引用文纯属文字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及立场无关!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