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凉都,一座没有夏天的城市,中国唯一被授予“凉都”的城市,19.7度的夏天

.

六盘水,别称“水城”,位于贵州乌蒙山区,市名来自最初下辖的六枝、盘州和水城三个特区的首字组成,是“三线建设”诞生的一座年轻工业城市。1978年撤地建市,面积9965平方公里,人口285.9万。六盘水是贵州平均海拔最高的城市,有“中国凉都”和“南方冰雪城”之称。本文的攻略内容主要是钟山区和水城区范围。

一,交通、美食、住宿

(1)高铁、普铁。目前,六盘水市区有两大火车站,分别是六盘水站(钟山区)和六盘水东站(水城区尖山街道尖山村),一般而言都是选择到六盘水站下车。六盘水站是一个高铁、普铁合一的火车站,每天有几十趟列车通往全国各地,其中高铁动车能够到达的城市有安顺、贵阳、凯里、铜仁、重庆、成都以及沪昆高铁、京广高铁、成贵高铁上的主要城市。普铁到达的城市有昆明、威宁、沈阳、哈尔滨、长春、兰州、乌鲁木齐、西安等。

(2)汽车。六盘水市区有南客运站和西客运站等大型的汽车站,其中南客运站是六盘水最大的客运站。六盘水的汽车站能够到达贵州所有的地级市和州府,以及周边的县城。

(3)月照机场。 位于中国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月照乡大坝村与水城区董地乡大窑村交界处,距六盘水市区10.5公里。目前通航的城市有成都、福州、北京、长沙、武汉、杭州、贵阳、天津、西安、重庆郑州等。

(4)美食。六盘水有两种美食最负盛名,一种是烙锅,一种是水城羊肉粉,到六盘水避暑必须尝尝。六盘水烙锅又叫做“水城烙锅”,距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据说吴三桂征水西时,在由于粮草不足,于是士兵只好将获取的猎物和野菜放在当地的瓦片、坛片上烙熟后充饥,由此出现了烙锅。六盘水的羊肉粉主要采用乌蒙山区的黑山羊为食料,其品质很高。另外,六盘水被称为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其野生猕猴桃也值得品尝。

(4)住宿。作为贵州最大的城市之一,六盘水市区的酒店当然是十分多,这里推荐一些比较有特色的:璞舍文化酒店、棱镜青年旅舍、月畔湾主题酒店、麗枫酒店(六盘水古镇店) 、尚客优精选酒店(六盘水水城古镇店)等。

二,六盘水市区、郊区的主要公园、景点

(1)水城古镇。水城古镇是一个以三线建设文化为核心打造而成的一座“古镇”。古镇以“拆旧还旧、留住乡愁”的原则,最大限度利用旧城资源,还原古建筑风貌。古镇分为自主运营区、统一运营区、三线文化街区三大区,以及三线文化、餐饮美食、滨水酒吧、酒店客栈、旅游零售、古玩字画、儿童体验、公共服务八个功能区。其中的三线建设博物馆曾被评为国内最值得去的八大博物馆之一。是一个集美食、游览、住宿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综合体。目前,没有门票。

气温高过吐鲁番,

小狗被地面烫得跳起探戈。

最近的四川,热上了热搜。

何止四川啊。

坐标广州的城城,也快要被烤熟了。

当四川人民在呼吁萧敬腾的时候,

我们在城市群里,发起了一个#寻找19度夏天#的城市计划。

贵州.六盘水,呼声最高。

作为唯一被中国气象学会认可的「中国凉都」。

截图by 六盘水旅游宣传片

六盘水的夏天,

没有燥热,没有不安,没有炭烤。

在浙西南的西南之地,

盘踞山脉之上的六盘水,

远可观云海,内可追绿野。

乌蒙山里的风光,

静谧如画,清凉如春天的风;

还有什么,比在七八月的盛夏,

拥有一个不超过19度的“天然冰箱”,更爽的吗。

走!六盘水,避暑去。


截图by 六盘水旅游宣传片

01 乌蒙山里的一座「蜜雪冰城」

夏天的高温炭烤模式,似乎独独忘了这座西南小城。

俗话说,「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

这座城如它的名字般,盘山绕水,深邃悠远。

19度的夏天,是六盘水给的温柔,更少不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北回归线以北。

六盘水虽然纬度低,可在高原之上。

海拔高,山脉连成一片一片。

高耸入云的山地,成为了阻隔夏日魔法的第一道屏障。

火辣辣的太阳,越过重重山巅,也变得温柔了起来。

这其中少不了飘洋过海而来的印度洋水汽。

因为地理位置和独特地貌,以及还有青藏高原做邻居。

印度洋湿热的风吹到这里,简直就是“天然加湿器”的效果。


乌蒙大草原。

自然对六盘水的宠爱,可远远不止如此。

高达45.4%的森林覆盖率,让六盘水的生态,相当优秀。

自然负氧离子浓度,高达13000多个/立方厘米。

天然氧吧+天然加湿器,

六盘水成为乌蒙山里,名副其实的“蜜雪冰城”。

长年无夏,只争春秋。

春秋之日的山林,犹如神秘仙境,大气且壮丽。

不管是丰富的喀斯特、丹霞地貌,

还是雄伟的北盘江大峡谷,以及横跨峡谷的北盘江大桥。

光是一个峡谷,就有千姿百态的天坑、地缝、高山、流水……

完全不负「中国十大峡谷」的名头。

更不用说,全长1341.4米的北盘江大桥,垂直高度高达565米,

而成为了世界上最高的跨江大桥。

云贵高原赋予这片土地,还有太多的壮阔。

这里有乌蒙草场,西南地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草场;

这里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野韭菜花带——“天上花海”,

位于三岔河令人魂牵梦绕的高峰,大韭菜坪和小韭菜坪。

这里有中国古银杏之乡,妥乐古银杏村。

1200多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银杏,

让这座小小村落,成为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还有一年四季都可玩的梅花山

贵州第一高原湿地娘娘山,

以及滑雪胜地与滑草天堂——玉舍国家森林公园。

每当看到牂牁江,穿过崇山峻岭奔流不息,

就会知道,生于山水密林的六盘水,

所有能量之源,以及文化根脉,就在这脚下。

图by 老唐

02 贵州山城的浪漫,是「工厂藏在云雾里」

随便一搜。

夏天的旅行高频地,六盘水必定榜上有名。

群山细水包裹的六盘水,

对得上李白笔下的江河壮美——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我们总用山城,来代表重庆。

其实山城,也是六盘水。

 

在这,千年古国文明的痕迹和多民族的文化底蕴,

托起了一个值得细细咂摸的小城。

战国时,在西南侧横断山脉和云贵高原一带,诞生了一个夜郎国。

没错,就是“夜郎自大”成语中的夜郎。

它是由中国少数民族的先民建立起来的国家。

因为实在住的太神秘,山高水远和外界几乎断联,

夜郎王不禁自问:“汉孰与我大?”。

却被后世曲解为自大、目中无人,着实委屈了。

丹霞山护国寺。

六盘水的厚重文明,比夜郎国要更遥远。

在今天的盘县的大洞遗址,能找到人类人从直立人向智人演化时期的代表,名为“大洞人”。

图说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首,距今30万年以上。

旧时期时代的人类化石,出于六枝桃花遗址。

古人看中这片山水,创造文明,

亦没有想到,千万年后,更为丰富的民族文化,在这座城市熠熠生辉。

今天的六盘水,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37个少数民族,组成了包括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等多个民族大家庭。

造就了处处民族村,处处民族风情。

布依族的盘歌、水城南开苗族芦笙技巧、梭戛苗族女盛装、

六枝特区布依族铜鼓乐、苗族三眼箫音乐艺术,以及仡佬族“吃新节”,都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民俗节日,不得不提彝族火把节。

作为彝族最重要的节日,这里的火把节是在夏天举办。

也就是说,夏日避暑到六盘水,这份热闹欢腾是最不容错过的。

不如,就去海坪彝族寨吧。

住在极具彝族特色的土掌房里,夜晚在凉爽的温柔乡,闯进一场火把节的狂欢。

火把节这天,人们会盛装出席,高举火把,纵情高歌。

这也不过是凉都生活的一小部分。

热情,有信仰。

而它的另一面,是工业之城与文艺生活之间,碰撞出的浪漫火花。

和很多城市一样,

六盘水也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因为三线建设,融合了南北城市特色。

一锅一粉一面,夏天的快乐在舌尖跳舞

作为美食大省贵州。

关于吃的精髓,浓缩在两个字。

一个酸,一个辣。

在贵阳有“百锅千味”,与重庆火锅,有得一拼。

而吃“酸”这件事,则是在各种酸汤里,熬制出的千滋百味。

相对来说,六盘水的美食,并没有延申出那么多派系。

一锅、一粉、一面,

足以安抚这个食欲不振,躁动的炎炎夏日。

人们为它而作的同名歌中唱道:

到了水城不吃烙锅,你都不算来过;
小鱼小虾小菜一桌,小酒小歌来两个;

水城烙锅,代表六盘水的市井生活。

它是六盘水人生活的缩影,也是凉都美食的象征。

兴起于清代,至今食烙锅所用的器皿和食材都在不断创新和改变。

形式上,有点像我们平常吃“烤肉”的架势。

夏天,不容错过一道卷粉。

也可以理解为六盘水人的凉粉。

薄薄的米皮,晶莹剔透,韧劲十足。

再加上豆子、酸菜,以及贵州特有的辣椒,充分搅拌,这就是夏天的一大快乐。

粉面相随。

六盘水的燃面,比起宜宾的燃面,相对清淡一些。

尤其是盘县鸡枞燃面,劲道美味。

还有六枝的岩脚面,

以及岩脚肉饼。

对了,夜晚,出门溜达的时候。

夜市摊上的蒸蒸糕,

小小一坨,也是六盘水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言及到此。

这个夏天,去六盘水的理由,又又又多了。

© 版权声明:凯玄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只供参考。 本站资源禁止并谢绝未经本站许可的使用,如若欲转载,请署名以及注明出处,请务必以文字链接的形式标明或保留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的信息。 本站(原创)文章、资源、图片等所有内容,一经转载,即表示您已经接受上述声明!需自行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与转载、引用文纯属文字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及立场无关!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