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道家辟谷,辟谷,亦称却谷、断谷、绝谷,辟谷|夏天就要清爽。

.

  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在此修仙得道,也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武当山有众多的自然胜景和人文胜景,主要包括三潭、九泉、九井、九台、十池、十石、十一洞、二十四洞、三十六崖和七十二峰等,构成一幅瑰丽无比的丹青画卷。

 

何谓辟谷

辟谷,亦称却谷、断谷、绝谷。是道家特有的一种修炼方法。《黄庭内景经》百谷章第三十云:“百谷之食土地精,五味外美邪魔腥,臭乱神明胎气零,那从反老得还婴?”

辟谷的修炼层次较高,对治疗疾病、强身健体、开慧长功、激发潜能都有相当好的效果。是潜心修道之人在修炼到很高层次时采用的一种综合调理身体,养生保健的有效方法。

辟谷起源

辟谷术起于先秦,大约与行气术同时。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淮南子·地形》也有类似的记载。而《人间》还载有实例,如记述春秋时鲁国人单豹避世居深山,喝溪水,“不衣丝麻,不食五谷,行年七十,犹有童子之颜色。”是史籍所载最早之辟谷实践者。

道教与辟谷术的发展有密切联系,上述几位辟谷家多为道教中人。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在肠中积结成便,产生秽气,长久积累成毒素。道家承袭古代辟谷养生之术,结合道教理论予以解释,并扩展其内容形成一门方术。

辟谷专著

道士在传习辟谷术过程中,曾写有辟谷术专著,论述与阐发辟谷诸法《抱朴子内篇·遐览》著录《休粮经》三卷。《通志·艺文略》著录《太清断谷法》《无上道绝粒诀》《休粮诸方》《太清经断谷诸要法》《断谷诸要法》《停厨丸方》各一卷。《正统道藏》收载尤多。

辟谷种类

诸书所载,归纳起来,不外“服气辟谷”与“服药辟谷”两大类。

(一)“服气辟谷”

即以服气与辟谷相配合,并以服气为基础,通过服气达到辟谷的目的。具体说法不一,有的主张服气之初,即行辟谷,饥时饮一两盏胡麻汤或酥汤,或一两杯酒,渴时唯饮清水。有的主张服气之初渐减食物,每日减食一口,递减至十日而全断。有的主张不强行辟谷,待服气功深,至三年后,便会自然断谷。具体方法多见于诸家气法书中,据《抱朴子内篇·杂应》篇载,即有食十二时气法,食岁星气法,食六戊精气法,思神食气法等。

(二)“服药辟谷”

即用服食药物以代替谷食。药方甚多,有取高营养而消化慢的豆、枣、胡麻(芝麻)、栗、酥、及茯苓、黄精、天门冬、术、人参、蜂蜜等配伍,制成丸膏,于断谷后口服一二丸,以代谷食。有取高营养而难消化之物配方,一顿饱餐后即绝谷,可辟谷很长时间。又有作美食饱餐一顿,再服药以养所食之物,据说可辟谷三年。还有用草木药熬煮特定的石子,以石当饭者。具体药方见《太清经断谷法》及《云笈七签·方药部》。

辟谷原理

简单来说,人的身体就是一部运转的机器,身体的五腑六脏每天都要不断的运作,消化食物,生化气血,通过各种方式排出体内的毒素。因此要身体健康就要机器有规律的协调运作,每天都能顺利的完成修复,补给,排毒的工作。

大多数人不懂得养护自己的身体,不加节制的饮食(辛辣刺激,烟酒,油腻,过饱过饥),作息时间没有规律(熬夜,晚起等)。加上现代人大量的食用肉类,在宰杀动物时,动物因为极度痛苦会在死亡过程中分泌大量的毒素进入肉体内,且动物在人工喂养过程中会加入大量对人体有害的各类化学激素等,上述诸多因素无疑在加重人的身体负担,毒素慢慢侵蚀破坏健康的身体。人体在受到各种伤害后,就会以疲劳,长痘,长斑,肥胖,瘦弱,各类炎症,癌症等等形式表现出来。

人的脂肪每磅相当于3,500千卡热量。每磅多余的脂肪为辛勤的体力劳动者每天供给了足够的能量。10磅脂肪相当于35,000千卡热量!我们大多数人有足够的储备,能够支撑我们生存许多星期。

通过辟谷带来的休息可理解为增强痊愈的一大因素,原因在于当身体处于休息状态时,能直接地提供最多的能量。辟谷复食后,人体机能要比正常情况下身体恢复的速度更迅速。因为身体正摆脱毒素和过载的废物;允许身体利用他自己的智慧,从原子级水平完全健康地重新组织自己。由于毒素的负荷量被减少,因此每个细胞的生化功能得到提高。人在夜晚睡眠期间,可以蓄积对于生命至关重要的核心能量,同理,辟谷者通过休息进行吐故纳新的排毒过程,也正在建造核心能量。

人类的身体有许多原本正常的排泄方式:肝,肺,肾,淋巴等,当这些器官超负荷时,身体将以“超常规”的方法去排泄:脓肿、粘液性的其他排泄物(浓痰、鼻涕)、出汗、呕吐、腹泻和许多其他排泄方式。如果排泄不可能做到,或浪费了身体的能量,超负荷的毒素就会被储存到关节、脉管、肌肉、器官,及身体的任何组织内部。辟谷时,身体对于它的能量和资源处于高度保守状态。在这个深入而又深刻的休息期间,当自溶和排泄未受到抑制时,毒素的吸收和产生被降低到最小程度;合成代榭过程却在以最大的速率进行。

辟谷进行时身体内净化第一阶段是排

除大量的垃圾物和消化残余物。由于有大量的废物流入血液之中,所以辟谷之初可能极其烦燥。由于身体通过每一个出口来排泄废物,舌头变得有舌苔,呼吸的口气变得污浊(口臭)。辟谷第三天之后,则会出现短暂食欲。

净化第二个阶段是粘液、脂肪、病患和垂死的细胞净化,更多容易去除毒素。由于辟谷的延续,净化过程变得更彻底。

净化最后阶段是净化毒素,那些从出生起就已经蓄积在你的细胞组织里的毒素,和那些携带生命元素到大脑去的显微血管里的毒素。这最后层次的净化可以通过点穴后机体的自我调整,和补充必要的维生素、矿物质相结合来达到预期目的。

为了克服肥胖引起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继发疾病,连续通过一系列辟谷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要领在于要通过完全的分解代榭而对身体进行的彻底冲洗,使生病的病理组织销声匿迹。

延长的辟谷期间,身体将开始清除

(1)相当部份死的、垂死的和患病的细胞;多余的脂肪组织,游离的脂肪酸和肠壁上变硬的粘液涂层(宿便);

(2)在淋巴系统和血管内有毒的垃圾、废物;在脾脏,肝脏和肾脏的毒素;

(3)从肺和鼻窦出来的粘液,深埋在细胞纤维和器官组织中的毒素;

(4)储存在负责给大脑细胞输送营养的极微小的血管中的毒素和过剩的胆固醇。

每个辟谷的人,都会有同样的发现:辟谷时,实际上比平时更没有饥饿感,反而在复食期以后机体更能在外界摄取更多的能量。只要尝试辟谷就会发现,治愈和掌管我们身体的能力,竟是如此简单。

辟谷作用

通过辟谷主要达到以下作用:

1、辟谷能清除体内留毒,燃烧体内毒素,降低血脂,增强人的免疫能力和抵抗能力,对治疗各种疑难病症及部分绝症上都有非常好的效果,尤其是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降血脂以及消化系统等病变方面效果尤佳。;

2、辟谷可以轻身、减肥,并有理想的健美和双向调节的作用;

3、辟谷可以健脑益智,开发人体潜能,并能陶冶人的性情,使人体悟人生,明悟真理;

4、辟谷可以延年益寿,并使人年龄和性格年轻化;

5、辟谷不仅能防病治病,而且可以增长功力,实现修为层次的飞跃。

通过辟谷静坐,能让身体慢慢的进入休息无负担的自然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体的潜能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开始慢慢的排出体内长期残留的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并且会对身体进行自我修复,修复受损的器官,修复免疫系统。这样过程会使身体能有很大改善,自然消除肥胖,疏通经络等,进而达到对各类疾病的治疗。

辟谷并不是神秘的也不是神奇的,它只是一种方式方法且有道可循,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健康与否必有源有因,不会无故而出问题。有人认为辟谷效果不可思议,其实恰恰正是身体自身修复的神奇。正确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我们居住的环境,方可了解辟谷的意义,道家寻求养生之法已有千年,正是了解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生命更健康尊严的生存。

辟谷条件

辟谷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需要很多条件。

包括机缘、一定的练功基础以及认同信奉的心理状态。

道家采用的是“服气辟谷”,辟谷前需要关闭服谷系统,打开百会穴,辟谷者通过自行练功从大自然采集能量,以及道长发功补气供应辟谷者身体所需的能量,因而辟谷的时间、地点、过程、程度、师承就相当重要和严格。

断食危害

没有指导的单纯断食,断绝供应身体能量的办法,不但会对身体机能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因此,拼命靠毅力坚持的断食,不是辟谷,而是自虐.此做法对身体百害而无一利。望大家善待生命!

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辟谷二字,以初识者的角度来解读,常停留在“不食五谷”上,单纯认为它的养生方式就是挨饿。实际上,挨饿只能被称为辟谷的表象,在绝食的同时,通过调整气息,摄入其他辅食(果类,中草药),能够有效的对机体进行调节。
道教认为,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为此道士们模仿《庄子·逍遥游》所描写的“不食五谷,吸风饮露”的仙人行径,企求达到不死的目的。
古人也常把辟谷当做一种养生保健法则,《洗髓经》有“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之说,说明辟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Snipaste_2019-09-02_22-08-39-1 jpg
《史记·留侯传》中说:“张良性多疾,即导引不食谷。”说的是以导引辟谷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凡行辟谷,一是要坚持食气,二是仍得食用谷麦饭食以外的杂食药饵。

集秦汉前礼仪的论著《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是为辟谷术最早的理论根据。

但事实上,辟谷并不是神秘的也不是神奇的,它只是一种方式方法且有道可循,就像我们的身体一样,健康与否必有源有因,不会无故而出问题。有人认为辟谷效果不可思议,其实恰恰正是身体自身修复的神奇。

正确了解我们的身体,了解我们居住的环境,方可了解辟谷的意义,道家寻求养生之法已有千年,正是了解了生命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让生命更健康尊严的生存。

    诊断是通过按触人体不同部位的脉搏,以体察脉象变化的切诊方法。又称切脉、诊脉、按脉、持脉。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若脏腑气血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脉诊在可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等。

1515119958

主要掌握脉诊的时间、病人的体位,医生的指法和指力轻重,我国古代医学在诊断疾病方面采用的脉诊,是一项独特诊法脉,是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之一,也是辨证论治的一种不可少的客观依据。

 道家养生功以收心求静为基础,这叫做修性;以养精固本为归宿,这叫做养命。修性必须落实到养命之上,故此功称为性命双修养生功。
    这是本功区别于其他气功的根本之点,也是它有特殊养生功效的原因所在。
    丹房八段锦,是一套辅助内丹修炼之功法,易学易练,长期坚持,对于学员自身的功效卓越。

武当山最高海拔1612米,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使得物种孕育多样。《本草纲目》所载1800多种本草,武当山就有400多种。
武当养生八宝之首–黄精,就是本山盛产之一。
《武当福地总真集》记载,武当山道人服食黄精的事迹可追溯到汉代武当著名道人尹轨。

《古今医鉴》记载服食可安五脏,消百病,和脾胃,补虚损,固元气,实精髓,瘦者令肥,老者健。

坤土之黄 天地之精:
“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抱朴子》
“黄精者 芝草精也、仙家余粮。常服,与天地相毕。“ —-《圣惠方》
“补诸虚,填精髓,平补气血而润。”— 《本草纲目》
“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杜甫

点击查看源网页 jpg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道教中的一种基本修练方式。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

减持打坐既可养身,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食少而服气,乃得享天年。<史记>:张良性多疾导引不食谷.
道家学说有一种理论:采气就是从天地宇宙空间、日月星辰及万物之中,将各种不同能量流、信息采集体内。盗天地,夺造化,激发自身内在的潜能,补自身不足,培养充实自身元气,加速天人合一最高妙境的早日实现。

宇宙的正气不同于五谷之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大能源。学会广泛吸取万物之气,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量,以补充人体能量的消耗。

吐故纳新是道家修炼的基础功法之一,古人视为上乘养生之术。坚持吐故纳新,可调节脏腑功能,缓解抑郁及更年期喜怒无常。

为什么要辟谷?

中国古代道家流传下来的以求延年益寿、智慧开发的特殊养生术;以道家特殊的服气、咽津、食饵、导引等手段来吸收宇宙精气(即道医所说的“炁”),使人体内真气流畅、生化有源,将自身过多的阴性垃圾物质燃烧来提供人体能量,再以先天之气滋养神明,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境地后,从而减少饥饿感和食欲。 七日自然限制饮食,其特征是:不饥不食、精力不衰、动作步履一如常人,或尤胜之。辟谷有别于现代人常常提及的节食、限食、断食、禁食等概念,后者往往带有强迫执行的意味。而辟谷乃是一种精气神提升后的一种状态,是人体隐藏功能的一种开发、是对生命科学中未知领域的探索。从性命双修的观念和精气神的角度可以理解为: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

© 版权声明:凯玄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只供参考。 本站资源禁止并谢绝未经本站许可的使用,如若欲转载,请署名以及注明出处,请务必以文字链接的形式标明或保留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的信息。 本站(原创)文章、资源、图片等所有内容,一经转载,即表示您已经接受上述声明!需自行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与转载、引用文纯属文字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及立场无关!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