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农村电商推动数字乡村加速发展,融合乡村产业 激活县域商业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即使边远的山村也有互联网覆盖;农村互联网用户覆盖超过50%,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大幅提升,手机正在成为新农具、直播正在成为新农活、农品正在成为新网货;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加速,数字农业正在从试验走向示范,农田作业无人机推广普及,智能温室、农事自动操控物联网等扩大应用,智慧农业实现端倪,必须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动力。

 

三大工程强基固本——“数商兴农”工程、“快递进村”工程、“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力度不断加大。“数商兴农”工程由商务部牵头实施,着眼于改善乡村流通基础,促进产销衔接,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程的进一步升级,有诸多创新举措,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互联网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商及物流站点覆盖率,打通提升农村市场流通网络,促进农产品产销紧密衔接。

“快递进村”工程由国家邮政局牵头实施,重点是乡村快递物流体系建立和完善,2021年快递进村比例超过80%,按照《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2022年实现行政村快递直达全覆盖,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会有力促进城乡快递互通,既让更多的农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电商的红利,也让更多农产品方便便捷地走出农村,还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

 

“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由农业农村部牵头实施,重点是加快农产品上行,重点加强农产品加工、包装、冷链、仓储等设施建设,解决制约的短板弱项问题,2021年部分试点,2022年项目实施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一是加快与乡村产业融合。进一步实施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入开展“农商互联”,加快从销售端改造转向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重塑,让农业产业体系得到全面提升。创新发展网络众筹、预售、领养、定制等产销对接新方式,让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农产品通过网络走进千家万户。鼓励运用短视频、直播等新载体,宣传推广美丽乡村,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深入发掘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乡村多种功能,发展乡村共享经济等新业态。

二是积极引领数字乡村发展。以电子商务应用为先导,在农村加快普及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业态,让手机加速成为新农具、直播加速成为新农活、农民加速成为新网红、农品加速成为新网货、数据加速成为新农资。利用大数据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监管,推动农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推动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供应链金融在乡村普及应用,加快农村商业数字化改造,带动乡村数字政务发展。

三是持续夯实农村电商基础。加快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健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深入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加速补上分级分选、预冷冷链等短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服务业,引导平台和龙头企业开展电商服务相关业务,强化县域电商服务中心功能,鼓励电商创业者转型参与各环节专业化服务,推广“一件代发”等供应链服务模式。适应电商发展趋势和农民群众认知特点,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平台参与、专业机构承担的人才培养模式,广泛开展线上线下融合、多层次、多梯度的电子商务培训。探索将电商人才培养为乡村发展带头人,从长远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和组织振兴。

四是引导推动农村电商生态重组。随着电商经营主体参与日益增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人人卖货的低水平同质化现状难以为继,应推动市场主体围绕电商生态体系重新定位,让更多的参与者从事网络销售后面更广阔的供应链、产业链各个环节,实现错位发展。推动各类电商协会组织发挥作用,建立政府、平台、电商企业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有效协同机制。加快农村电商品牌化进程,在继续发展地域公用品牌的基础上,积极培育企业市场品牌和丰富的产品品牌,引领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

© 版权声明:凯玄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只供参考。 本站资源禁止并谢绝未经本站许可的使用,如若欲转载,请署名以及注明出处,请务必以文字链接的形式标明或保留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的信息。 本站(原创)文章、资源、图片等所有内容,一经转载,即表示您已经接受上述声明!需自行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与转载、引用文纯属文字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及立场无关!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