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家养生之道 简单易学的八种道家养生术,道家养生修炼,武当道家养生文化

.

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基本观点。

道教认为:“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陆修静《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正因为道教把人的生命看得宝贵,所以主张人应当竭力爱护生命,目的是要延年益寿,长生不老。

武当道家养生文化历经千年历史,遵循传统道家“天人合一”、“我命在我不在天”等人与自然相关连的系统论和“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敞开博大胸怀,积极吸收儒、释、医、武、巫等一切有益的养生原理与养生方式,为自己所用,终于形成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内涵博大精深的养生文化体系。

武当道家养生文化内涵概括如下:

一是性命双修。性指人精神的一面,命指人体物质的一面,道家认为,人的生命由形体与精神组成,所以又称为形神兼养。只有精神和形体处于和谐状态,人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性修的内容一方面是开启智慧,通悟天人之理;一方面是修复人的正确人生观,进行人格道德修养,具有积极的社会责任感。命修则是肉体生命锻炼修养的方法,它追求的不仅是一般的长寿,而是成为超生命原质而永生不死并无限自由的仙人。这可视为总的养生原则。

二是阴阳协调。道家认为,“气”是生命形成的物质基础,它虽无形可见,但对生命存在却非常重要,所以道家学者普遍重视养气。老子最早提出了“专气致柔”的养生观,主张长久地聚集、持守体中之气,使人体内始终保持着如婴儿般的旺盛和谐的精气,如此才能使生命力强盛,不受任何外力的侵害。人体之所以会生病,原因就在于体内阴阳不调,二气相伤,故道家主张调养阴阳二气,使其处于和谐状态。这种阴阳协调的养气之说同中国传统中医原理和现代气功理论都有相通之处,有一定科学根据的。

三是动静兼练。武当道家养生汲取了前代道家以及儒释两家只静不动,仅动不静的弊端教训,总结实践出动静兼练的养生方法。生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体内各种矛盾处于和谐状态。在诸多矛盾中,动静平衡尤为重要。因为人具阴阳二气,阴气的特性和存在方式是静,阳气的特性和存在方式是动。阴阳二气必须协调,所以动静亦须兼练。特别在张三丰创立太极拳,道家传统辟谷养生与习练太极有机结合,开创了道家养生的新纪元。

四是功药并用。武当道家的养生文化,一方面提倡“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生命自主意识,强调自体精气神的主动修炼,同时又遵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较好地利用大自然的赐予,按照宇宙运行规律和自然法则行功,既顺从自然,又改造自然环境,更强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谐万物,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五是益生皆施。“益生皆施”就是凡有益于生命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全部融合进来,不拘门派,不拘形式。不仅内外功并施,且草药、针炙、推拿按摩等,相兼为用。此外膳食、茶道、酒道,以及读书、音乐、书画、游历等各种有益养生与陶冶情操的方式内容,都相贯兼融,真正体现广采博收。

道家养生术

我国古典的哲学包括儒、释、道这三大体系,但是这三大体系里面,只有道家重视今生,认为人生在世是件快乐的事。

道家的宗旨是把握人生,争取竞其天年,因而道家人物均以自身为试验,寻求、探索能够使人长寿的方法,这些方法就是养生之术。这个理念也是最适合现代的。道家养生中进行养气、修身的练习,恰好满足了现代人关注身体健康、祛病延寿的要求。本文就为您介绍几招简单易学的道家养生术。

  拍打头颈法

功效:此健身方法可防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病,有延缓脑力衰退、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练习方法:坐于椅子上或站立,双眼平视前方,全身放松。然后举起双臂,用双掌同时拍打颈部,左手拍打左侧颈部,右手拍打右侧颈部。先从后颈开始,逐渐向上拍打,一直拍打到前额部,再从前额部往后拍打,直到后颈部,这样反复拍打5~8 遍为一次。每日晨起与临睡前可各做一次。

  踮脚健身法

功效:踮脚健身法非常适合白领们,能够有效的缓解久坐或者久站后出现的下肢酸胀、乏力等症状,能够有效的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及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练习方法:将脚跟抬起,脚后跟离地面约1 厘米,然后用力着地,这样为1 次,1 秒钟内不得多于1 次,30 次为1 组,休息5~10 秒钟。每次锻炼1~2 分钟,每天锻炼3~5 次。要注意锻炼时抬高脚后跟不能超过1 厘米,否则不仅不会有效,反而还会引起脚掌的疲劳。

  大呼大吸法

功效:这是一种以扩大肺活量为主的呼吸法,类似深呼吸,能调动机体的内气,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同时对某些慢性病、疑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

练习方法:大呼大吸法是一种古代吐纳、导引法。具体的方法是用鼻使劲地吸气,用口呼气,或用鼻使劲地大呼大吸。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尽量延长时间,并要求每一吸一呼都发出较大的声音,所以称为大呼大吸法。

  太乙站桩功

功效:根据屈腿的程度有不同作用:高桩增肥,中桩减肥,低桩练武。收势为双手交叉放在身前(女性右手在内),用力收腹提肛,脚趾抠地,收缩肌肉,可防治便秘、痔疮。

练习方法:舌头抵上颚,提肛,双手抱圆放在胸前,双腿弯屈,调整呼吸,吸气时默念“静”,呼气时默念“松”,坚持半小时。

  女性驻颜法

功效:如果女性经常都这样做的话,能够让皮肤变得更加的光滑、滋润,能够有效的改善皮肤的各位问题。

练习方法:双手对搓,由慢到快,由轻到重,手搓热后捂在脸上,保持1 分钟,想象皮肤变得光滑了, 再自内而外划圆,感觉要好像抚摸在丝绸上一样。同时以意念配合。

 

  三种道家太一导引术

  夹鼻

深吸一口气后,闭口,用双手掌缘夹住鼻部,向外出气,待气灌到内耳膜充满后,将双手突然放开,同时鼻喷气,使气到两眼、两耳、口腔、两鼻孔,做9 次。

功效:七窍通畅,气血流通,平衡机体,给大脑加压,加强五官功能锻炼,增强对外界不适气候的免疫力,预防感冒,清醒头脑,治疗鼻炎等鼻部疾病。

  梳顶

十指如耙,如梳头状从前发际梳到后发根,路线:从前额的“上星穴”到头顶的“百会穴”,从后脑“风府穴”到“大椎穴”。然后左右梳顶,前后左右各9 次。

功效:可以使百脉调和,改善头部末梢血液循环和大脑供血,活跃大脑生理功能,消除疲劳,提高大脑工作效率,增强记忆力,同时可以乌发、黑发,防止发根脱落。

  拉耳

将双掌根用力挤压耳部,不留一丝缝隙。然后猛然拉开,能有开啤酒瓶一样的“砰”声,反复9 次。

功效:可以增强听力,治疗耳鸣和中耳炎,同时对激发、开发小脑,使骨髓充足,产生很好的功效。如果拉耳时耳部里面有隐痛,说明耳有潜在的病因,要坚持做。

  道家养生四大方法

道家人有自己一套独特的养生方法,道家养生强调精神的超然、安宁,渴望自由,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道家的四大养生法。

  一、清静虚无

老子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排斥人的一切欲望,排斥外界事物给人带来的诱惑。他主张通过柔弱无为、虚静自守来排斥干扰,达到返朴归真的目的。庄子的养生法则为“虚静自守”,“养神,守形,无欲”,“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

  二、顺乎自然

崇尚自然是道家养生的基本原则。道家认为:以自然界的秩序变化为法,摒弃人的理性因素,在养生中采取顺乎自然的行动,就能维护健康,延年益寿。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认为人的一切都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悖天地之理。而人最初的状态接近自然,因此,养生要返朴归真,以重返婴儿状态为最高标准。庄子认为,人与自然合一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他主张破除一切人为地刻意追求,认为“无为”、“无已”、“绝对逍遥”,是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

  三、以气养生

《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有老子不知其所终之说,虽不可全信,但史学界一致看法是: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72岁,老子当是一位百岁寿星。

老子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是:“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老子创造的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之要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老子的经络之说

老子发现了经络(经脉和经穴),说经气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循环无端。这一发现,比我国四大发明意义更伟大,更深远。

  老子的精气之说

老子认为人的天地之根就是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这个人与自然最直接的门户。这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人类健康贡献巨大。

  老子的神守养生法

“凝神入气穴”的神守养生法是老子养生的主要方法。包括守督观窍法,守腹法和守中法。窍指人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是督脉(经脉)这个纲的绳头。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机能具有很好作用。守腹就是意守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下丹田。神守下丹田对于培养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好处极大。守中是说守中脘穴,即脐上三寸的中皖穴,又说为丹田。神守丹田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

老子以气养生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思想光芒可与日月同辉!根据老子以气养生的理论,后来的道家逐步创立了呼吸修练养生法。道家气功的主要练气之法即是呼吸修练,即通过对自然之气的呼吸吐纳,达到调和周身之气,并使之却病延年的一种功法。

  庄子吐纳法的最高境界为胎息

庄子的“吹响呼吸,吐故纳新”即指此法。其最高境界为胎息,即不以鼻口呼吸,如在胎胞之中,以脐呼吸,故曰胎息。学会胎息,则道成矣。胎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修练时把人体呼吸调整得极细极缓极深极匀,以之于把鸿毛放在鼻口之上也纹丝不动,同时在自己的思想上全然忘记呼吸的存在;其二是以意念想象其气由脐出入,又周流全身,循环往复,好比婴儿在母腹中,鼻无呼吸;又好比龟蛇入蛰,口鼻之气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只体内之气周流环注而已。

  四、精神修练

精神修练是道家修练的最高境界,也是道教养生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方法有:

  清心寡欲

老子哲学观核心是清静无为,反映在精神修炼上就是清心寡欲。即思想清静安宁而无杂念;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对不良和欲要节制。方法上主张清静无为,绝学无忧,离境坐忘等。

  信道修练

即宣传“道”的功用,坚定“道”的信念,确立学道的志向,自觉地学道。道家豪放地提出:“天不可信,地不可信,人不可信,心不可信,唯道可信”,“我命在我,不在于天”,这种与天争寿,积极进取,人定胜天的乐观主义精神。

  广积善德

道家从天人感应,善恶报应的角度,确立了善德的修炼内容。认为心地善良,与人为善,多做好事,多做善事,也就是多积善德,才能感动主宰人间善恶的天君,由此才能得道成仙。

  知足长乐

老子在《道德经》中认为,世上没有比不知足而更大的灾祸了。只有知足,才能经常得到满足,精神上就乐观,少有烦恼,这样身心清静,就可以健康长寿。重视精神修炼是道家区别于其它学派的重要特征。中国历代医学家,养生家,哲学家无不重视精神调养。

庄子说:“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则精复,则精神不会消耗,与天地为一”。大意是说:把世事丢开则形体不会劳累,看破生死则精神不会消耗,身体就会健康。

孔子说:“仁者寿。”董伸舒说“ 仁人之所以天下之道,外无贪而清静,心和平则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俗话说:“吃饭欢乐,胜吃良药”。这是说良好的情绪能增进食欲,有利消化。

 

精神修炼又称心理养生、精神调养,是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所包含的道理很简单,。胸怀大度,无忧无恼,,就能够使人的身心处于自然安详,平和的欢乐之中,保持身心健康。

精神修炼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和人的道德品质息息相关,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大飞跃。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

心不爽,则气不顺,气不顺,则百病滋生。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与健康心理有关的充满爱心、与人为善、唱歌吟诵,心宽大度,淡泊名利等言行,都能使人健康。

山水融合,人文高地,武道兼长的武当山自然是最佳养生地。

© 版权声明:凯玄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和分享用途,只供参考。 本站资源禁止并谢绝未经本站许可的使用,如若欲转载,请署名以及注明出处,请务必以文字链接的形式标明或保留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的信息。 本站(原创)文章、资源、图片等所有内容,一经转载,即表示您已经接受上述声明!需自行承担一切风险与责任!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与转载、引用文纯属文字原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及立场无关!
THE END
分享
二维码
打赏
< <上一篇
下一篇>>